中方人|聂方东:援手撑起乡村温情,赤诚书写大爱篇章
2025-05-16 08:42:5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舒千羽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568


中方融媒5月16日讯 聂方东,1964年出生,是中方县花桥镇花桥村豆业支部委员,他的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,在红色家风的熏陶下,他自幼便懂得“责任”二字的重量。1997年入党时,他在党旗下庄严宣誓:“我要像父亲保家卫国那样,守护好家乡的每一寸土地。”这份承诺,他用半生时光细细兑现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。

环境整治破难题,美丽乡村展新颜

花桥村作为合并村,辖22个村民小组、1707户7218人,面积达12.6平方公里。面临着人口众多、居住分散的治理难题,聂方东主动请缨担任村环境卫生监督员。每天清晨五点,当第一缕晨曦还未穿透薄雾,他早已骑着那辆老式自行车开始巡查。车筐里永远装着三样“法宝”:记录本、老虎钳和编织袋。遇到散落垃圾,他随时清理;发现违规搭建,他立即记录。在他的带动下,花桥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。

2019年盛夏,集镇区商铺违规搭建雨棚,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。烈日炙烤下,他连续三天驻守现场,汗水浸透的衬衫结出盐霜。“老聂,这么拼命图啥?”面对商贩的不解,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党章:“我是党员,就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徽。”最终,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18处违建雨棚顺利拆除,街道重现整洁。

2016年以来,聂方东负责整个花桥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监督工作。他入户动员群众,引导群众改陋习、树新风,让群众自觉参与整治环境卫生、爱护居家环境。他走访街道胡同、田间院落,重点检查垃圾乱堆乱放、镇区内占用道路、公共场所乱摆卖、乱堆放、乱张贴、乱拉挂、乱搭建、乱设广告招牌等“六乱”现象。他把检查结果反馈给村“两委”,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,为花桥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在平凡的日子里,他默默付出了2100多个日夜,28470吨垃圾清运量,相当于填平了3个标准足球场。但数字背后是更动人的细节:暴雨夜疏通堵塞的下水道,寒冬腊月跪地清理结冰的垃圾箱,疫情防控期间背着消毒器走遍每个角落......村民说:“老聂走过的路,连石板都透着干净。”

孝老爱亲传家风,大爱无疆暖乡邻

在聂方东的堂屋里,挂着母亲生前最爱的全家福。照片里,89岁高龄的老人笑容慈祥,这是他用孝心浇灌出的幸福晚年。他细心照顾母亲,可谓无微不至。母亲患有胃病,经常出现胃痛、胃胀、胃酸、全身乏力等症状,他每天做可口的饭菜给母亲吃,为老人洗衣,天气暖和了经常带母亲出去走动,节假日、生日为母亲添置衣物等,把老人伺候得非常周到。他经常和老人唠家常,给老人讲故事、说笑话。老人跟每位到家的人都夸儿子,是儿子让她活得开心,舒心。母亲去世前瘫床一年多,谢方东对母亲更是照顾周到,给母亲端屎尿、擦身子、常翻身,使母亲感觉很温暖。

聂方东一直在默默地用行动阐释“及老”的真正内涵,为花桥村老人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。2018年,他个人出资,租大巴车,组织村里60岁以上的40余位老人到凤凰旅游;2018至2021年,他每年给村里10余户困难群众每家送钱100元、油1桶和米1袋;村里雷举贵年老多病,没有劳动能力,谢方东长期为老人干农活,逢年过节给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。雷举贵老人逢人就说:“方东就像是我的儿子,处处关心我。”

危难时刻显担当,英雄血脉续荣光

2020年9月25日的那个雨夜,国道223线上的急刹车声撕裂了山村的宁静。聂方东扔下饭碗冲向现场时,看到的是一辆扭曲变形的摩托车和血泊中的青年。"当时伤者瞳孔都散了,但我摸到还有微弱脉搏。"他回忆道。在救护车到来前,他脱下外套为伤者止血,不断呼唤保持意识。转院途中,他紧握伤者冰冷的手:"孩子挺住!你爸妈还在家等你!"

这场持续6小时的生死营救,让22岁的王攀获得重生。事后医生坦言:"再晚十分钟,就危险了。"这样的生死时速,在聂方东的生命中并非偶然。“见人有难不伸手,我夜里睡不着觉。”这句朴实的口头禅,道出了他半生坚守的精神密码。如今,那面“情深似海 遇险相救”的锦旗,静静悬挂在他简朴的客厅,见证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。

聂方东的助人为乐事迹远不止于此。在花桥村,他就像是一个“闲不住”的人,哪里需要帮助,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。无论是帮助邻里解决家庭纠纷,还是协助村里开展扶贫工作。无论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,还是带头捐款捐物支持公益事业,他都积极参与、热心付出。在他的影响下,花桥村形成了互帮互助、和谐共处的良好风尚。

责编:舒千羽

一审:舒千羽

二审:蒲长征

三审:钦佩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